

先观看 CCTV1 综合频道报道 视频(建议电脑观看,部分手机不支持此功能)
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表面文章。但很多地方工作不严不实搞面子工程。
表现一:
精准扶贫成了“精准填表”
扶贫档案要求各贫困村第一书记亲笔填写,一式三份不得涂改。一位地方上的第一书记介绍,“有任何变化,三份都得改,改一项数据就得折腾好几天。有一个贫困户身份证号就填了几百次。一个贫困村一年花在打印上的钱,不少于2万元。“在扶贫中,这些表格的主要作用就是迎接检查。”今年5月,有一个乡迎接检查团,仅打印费就花了10多万元。
表现二:
给贫困户买新衣,刷墙,只为“看着好看”
为了迎接检查,有的村制作大型标识牌、宣传牌,花费数万元,还有的村子,贫困户家里不好看就给买新的衣服被褥,再花钱把房子内外粉刷一遍,而实际问题并未解决。
表现三:
驻村干部被“打卡”拴住,扶不了贫
打卡出勤成为很多地方考核驻村干部的重要手段,在一些山区县,从县城到村里要一两个小时的车程,签到不合格还要被通报、处分。“天天呆在村里,反而扶不了贫!”
表现四:
产业扶贫“图省事”,买牛羊折算产业资金
西部某村为了完成脱贫任务,在产业项目设计上“图省事”,找点资金,给群众买羊买牛。一户贫困户10只羊,按一只羊能卖2000元计算,就是2万元,再按这户人家人头平均下来,脱贫任务就完成了。然而这种所谓的“产业”发展持续性都比较差。
表现五:
强势部门的对口扶贫点“越富越帮”
一些第一书记反映,一些强势部门的对口扶贫点,村民已住上别墅,可为了打造“亮点工程”,仍有大把资金支持村里建设。而同乡有的贫困村,至今路还没修通。“一个省直机关对口帮扶600人的贫困村,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什么不到深度贫困村看看?”一位书记说,她希望,最近省里下派200多名第一书记,能多分配到深度贫困地区,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表现六:
有人“被贫困”,有人“被脱贫”
此前,某村被定为贫困村时,按照贫困发生率,村里需要有42户以上的贫困户,可村里算来算去只有30户。乡里不答应,无论如何必须达标,只能人为增加。今年该村要整村脱贫,按照国家规定,贫困发生率需低于2%,最多只能留下12人,乡里又人为加压,要求贫困发生率低于1.5%,只能保留9人。驻村干部只能连续5天在贫困户家算账,希望“算”出个脱贫户。
不管群众满不满意,只要领导能够注意;不求群众困难解不解决,只求账面上看着好看。这些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其实就是一种政绩投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在哪里?
帮助困难群众脱贫是政绩,而且是最大的政绩。但是,如果领导干部只包装面子,不夯实里子,以这样的政绩投机心理去啃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不仅啃不动,还会咯掉自己的牙,面子也保不住。
来源:CCTV1 综合频道。
关注【巨野徐庄网站】,一起学习三农知识!对此,大家有何想法,欢迎积极交流讨论。也探讨其他三农问题。
你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需要的。
转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
如果您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线索一定要告诉巨野徐庄网站哦!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更多关于三农的资讯请“关注”巨野徐庄网站》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有什么疑问,关注QQ群186151750,会帮你解答?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和实时资讯请关注:(一)巨野徐庄综合信息网*网址:xuzhuangcun.108cun.com 【也可输入关联词:“菏泽徐战军或巨野徐战军”百度搜索】(二)巨野徐庄三农信息网*网址:www.xuzhuangcun.nync.com(三)菏泽徐庄网络科技总部*网址:www.1004239.gov.kim(四)巨野大谢集镇农村信息网:www.dygqp7.cuner.cn
以上所述问题很普遍,百姓也很无奈。。。。。扶贫让“群众满意”,还是让“领导注意”?扶贫,少在迎检上下功夫,精准脱贫不能被简单化为“精准填表”要真正推动脱贫,绝不能局限于表格上的一系列数据。,年末的精准扶贫验收大有向“精准填表”演变之势。党员干部还要把贫困户的情况精准地记在心上,把具体的政策措施精准地运用好、落实好.要真正推动脱贫,仅有表格项目“精准”显然是不够的。表格是难以真实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因此,精准脱贫不能被简单化为“精准填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