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小麦躲过“冻害”还要严防这些病害!(附:病害特征与防治方法)

    信息发布者:徐战军
    2020-02-25 08:41:56   转载

    小麦病害

    小麦杆锈病小麦叶锈病
    小麦条锈病
    危害特征: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宜温度为20℃。
    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
    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黄色至枯黄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
    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200g/100kg种子,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
    ③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
    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
    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抗病品种可看到枯斑反应,霉层很小很少,或只有枯斑枯点而无霉层。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丰产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150-200/100kg种子拌种,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45-600g/100kg种子拌种,用药剂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应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
    ③发病前期,用下列药剂:三唑酮,氟菌唑。
    ④发生较普遍时,用下列药剂:烯唑醇;腈菌•酮,或烯肟菌胺,对水均匀喷雾。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穗腐)小麦赤霉病(秆腐)
    危害特征: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瘿,重者死亡。
    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茎基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至全株枯死。
    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1、2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性品种;深耕灭茬;追肥不能过晚,追肥过晚易造成贪青晚熟,增加侵染机会,且造成无效分蘖,加重流行。
    ②种子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g湿拌100kg种子,或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
    ③小麦扬花初期,发病前期,用下列药剂:多菌灵;烯唑醇,或丙环唑,对水喷雾。
    小麦纹枯病
    云纹状病斑茎部腐烂易腐烂
    危害特征: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
    病苗死苗:主要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个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
    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
    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降低播种量;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加强排水;防除杂草。 
    ②种子处理:可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或16%戊唑醇•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20-533g/100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300g/100kg种子,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
    ③春季小麦拔节期用:30%苯甲•丙环唑10g/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60g/亩,兑水喷雾,仿效增加。
    ④发病初期,用丙环唑;氰烯菊酯,或井•酮(井冈霉素•三唑酮),对水均匀喷施。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
    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保护无病区;发病田严禁留种,就地封锁,就地消灭,严禁留种,且将病茬焚烧,减少病源;重病地实行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铵态氮肥,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
    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或6%戊唑醇种衣剂30-60ml/100kg种子,兑水混匀拌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③在返青拔节期,可以用下列药剂防治: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或硅噻菌铵,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
    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散黑穗病主要发生在穗部。病穗比健穗抽穗早,初抽出时病穗外包有一层浅灰色的薄膜,后薄膜破裂消失,露出黑色粉末。
    腥黑穗病发生于穗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抽穗后至成熟期症状明显。病株全部籽粒变成菌瘿,菌瘿较健粒短胖。初为暗绿色,后变为灰白色,内部充满黑色粉末,最后菌瘿破裂,散出黑粉,并有鱼腥味。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入;实行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抽穗前后在田间拔除病穗,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病菌传播。
    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或6%戊唑醇或50%多菌灵种衣剂30-60ml/100kg种子,兑水混匀拌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
    小麦黄矮病
    小麦黄矮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主要表现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丰产品种;适时播种,避免早播;对已发病田块,增加肥水管理,减少损失。
    ②种子处理:用6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也用种子重量0.3%的48%毒死蜱乳油拌种,并可兼治地下害虫和麦叶螨。
    ③及时防治蚜虫: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或氟啶虫胺腈。
    小麦丛矮病
    分蘖增多病株矮化
    危害特征: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
    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
    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
    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加强栽培管理,清除杂草、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麦田冬灌水保苗,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
    ②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氧化乐果、马拉硫磷、也可用噻嗪酮。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
    小麦黑颖病
    小麦黑颖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叶鞘、穗部、颖片及麦芒。
    穗部染病:穗上病部为褐色至黑色的条斑,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后颖片变黑发亮。颖片染病后引起种子感染。致病种子皱缩或不饱满。发病轻的种子颜色变深。
    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沿叶脉向上、下扩展为黄褐色条状斑。
    穗轴、茎秆染病:产生黑褐色长条状斑。湿度大时,以上病部均产生黄色细菌脓液。
    防治方法:
    ①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病残物和杂质。
    ②种子处理:可采用变温浸种法,28-32℃浸4小时,再在53℃水中浸7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干拌种,防效较好。
    ③小麦孕穗期即发病初期,喷洒:叶枯唑、农 用 硫 酸 链 霉 素,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
    被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半透明斑点或条斑,再沿叶脉向上下扩展,变成长条状,呈现油渍发亮褐色斑,常出现小颗粒状菌脓。以抽穗和扬花期最重,使被害株提前枯死,穗形变小,籽粒干秕,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适时播种,冬麦不宜过早;合理密植,防止倒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不偏施氮肥;提高灌水质量,切忌大水漫灌。
    ②种子处理:用45℃水恒温浸种3小时,晾干后播种,也可用l%生石灰水在30℃下浸种24小时,晾干后再用种子重量0.25%的40%拌种双粉剂拌种,或用72% 农 用 硫 酸 链 霉 素 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8小时。
    ③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农 用 硫 酸 链 霉 素;敌磺钠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文章综合于网络,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请读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关注【巨野徐庄网站】,一起学习三农知识!对此,大家有何想法,欢迎积极交流讨论,也探讨其它三农问题。这里有最新的三农资讯,最前沿的政策信息。三农之家,老百姓最贴心的网络服务!更多农业热点新闻,更实用的农业资讯,多彩农人生活趣事尽在“巨野徐庄网站”

      知菏泽事,聊家乡情,观巨野动态,为家乡建言献策,巨野徐庄网站期待您的关注和指导!欢迎提供新闻稿件或新闻线索!
    • 《更多关于三农的资讯请关注:巨野徐庄网站》您的每一次转发收藏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有什么疑问,关注QQ群186151750会帮你解答?

    • (巨野徐庄网站选文排版编辑插图:徐战军  

    •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和实时资讯请点击下方网址及关注:(一)巨野徐庄综合信息网*网址:xuzhuangcun.108cun.com 【也可输入关联词:“菏泽徐战军或巨野徐战军”百度搜索】(二)巨野徐庄三农信息网*网址:www.xuzhuangcun.nync.com菏泽徐庄网络科技总部*网址www.1004239.gov.kim四)巨野县大谢集镇乡村游www.njl114.com/n/1006476(六)巨野徐庄互联网服务站www.xuzhuangcun.gov.pub

    • 本站网站

    • www.xuzhuangcun.nync.com

    • 徐庄网站——每日呈现最新新闻资讯,社会,生活,民生,奇闻异事,实时更新,与您分享奇事、趣事、刺激的事,让您的生活充满乐趣。深入报道最新新闻事件,记录并追踪热点新闻事件,全面展现社会万象、人生百态,使您能够更快、更方便的了解社会热点新闻的发展过程。

    •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