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img.nync.com/u/2019/03/19/90a7df90_l.jpg)
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让农村向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行,又不导致衰落呢?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脱贫攻坚实践来看,我认为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思考其价值与意义,从整个中国乡村重建的视角上统筹规划。
脱贫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更是乡村重建的关键契机。
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是一个大趋势。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与城市疏离后,乡村的荒废与衰败比较普遍。
我们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让农村向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行,又不导致衰落呢?当年轻人不断向城市集聚,乡村“空心化”似乎成为普遍规律时,我们能不能破解这一许多国家都难以摆脱的“魔咒”呢?在未来四五年的脱贫攻坚冲刺中,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重新规划我们的乡村,使乡村不仅获得新的发展,更获得新的生命?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既要城市化、又要有一种“逆城市化”的思维?
我们应该努力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让乡村充满活力,而不仅仅只是聚集着老年人。人是可以流动的,乡里的年轻人可以出去,但外面的年轻人也可以进来。在调研时,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可能。把脱贫攻坚与中国乡村重建结合起来,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大课题。
新农村需要新乡贤。优秀人才不下乡,再多的扶贫资金也没有意义。人的问题,才是整个脱贫攻坚中最关键的问题。脱贫攻坚固然要关注钱、关注物、关注脱贫的精准和具体指标,但我们应该清晰地知道,如果没有人,没有人才,再多的钱砸下去都是白砸。即使今天脱贫了,明天还可能返贫;即使今天繁盛了,明天还可能再衰落。
因此,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如何让这些人才留在乡村,怎么制定出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的好政策,需要认真研究。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建设得好的地方,正是因为有了人才——或是本地的人回来了,或是外面的人引入了,他们在这里成为新乡贤,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尊严,也给这些地方注入了长久的生命力。
现在我们进行精准扶贫,“精准”毫无疑问需有标准,但这个标准是相对的,贫困人群是在不断变化的,先期脱贫的人,也可能会因其他原因致贫返贫。比如,在农村,因病返贫的就超过了40%。因此,无论是贫困人群的识别还是具体的帮扶工作,都应该对其复杂性、艰巨性和反复性有足够认识。还要对那些处于临界点的准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给予特别关心和扶助。这也是乡村建设中不能忽视的地方。
贫困和疾病一样,也有“贫来如山倒,贫去如抽丝”的现象。脱贫攻坚要有战略思维,要有长远考量。我们相信,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消除贫困的一个壮举,更期待这场脱贫攻坚战,造就乡村社会文化与经济的凤凰涅槃。
(作者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5日 05 版)【徐庄网*图文编辑*徐战军】
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这里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徐庄网站热情欢迎各级领导前来指导。也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兴业!
(备注:村网通/徐庄网站选文、排版编辑:徐战军*图源于网络)
【徐庄网编辑&插图&整理&排版——徐战军】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和实时资讯请关注:(一)巨野徐庄综合信息网*网址:xuzhuangcun.108cun.com 或 593494.108cun.com【也可输入关联词:“菏泽徐战军或巨野徐战军”百度搜索】(二)巨野徐庄公共信息平台*网址:www.xuzhuangcun.nync.com或www.434067.nync.com(三)菏泽徐庄网络科技总部(农网通)*网址:www.xzhwlkj.1688s.com(四)公众QQ群186151750
习近平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
回复